在冬日的阳光下,碧波荡漾,位于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的闽威长屿养殖基地,新型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排列得如诗如画,场面壮观。
“开饭咯!”渔民陈伯辉舀起一瓢饲料向空中扬手一撒,肥硕的鲈鱼纷纷跃出水面,竞相争食。他自豪地说:“目前,共6口大网箱,每口大网箱年产成品鱼近60吨,年纯收入三四十万元。”
福鼎依山傍海,大小溪流密布,咸淡水交汇处孕育出适合鲈鱼生长的环境。被福鼎人亲切称为母亲河的桐江,自古盛产鲈鱼。桐江鲈鱼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,深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受传统渔业技术的限制,鲈鱼养殖一直“靠天吃饭”。陈伯辉感慨道:“过去,养殖鲈鱼都用野生苗种,捕捞成本高、成活率低,一旦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,一年的辛苦就付之东流。”
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,福鼎开始尝试人工养殖鲈鱼。1996年,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闽威实业)率先开展适应性强化养殖,成功控制鲈鱼生殖腺发育,使鲈鱼产卵季节比自然海区提前一个多月,成活率高达60%,有效克服了鲈鱼自然繁衍劣势。
然而,鲈鱼人工育苗技术复杂,涉及亲鱼的培育、环境的模拟、孵化技术等。闽威实业携手国内权威水产专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开展产学研合作,成功掌握了“花鲈生殖调控和室内人工育苗技术”,解决了亲鱼产卵、孵化和仔鱼、稚鱼的人工培育问题,让产卵周期由一年一次提升至一年三次,并建立标准化仿生态养殖模式,每年培育优质鱼苗超1亿尾。质量与数量“双增”后,该公司又研制离岸智能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,逐步实现规范化、现代化养殖。
在海上养殖中,闽威实业开展技术攻关,实现了鲈鱼养殖孵化率高、抗病性强、存活率高,满足刺身鱼标准。岸边,闽威实业的加工车间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忙着给鱼去鳞,不远处的产品研发室里,多种预制美食琳琅满目,展现了公司进军预制菜“新赛道”的决心和实力。
除了预制菜,闽威实业还在全国首创鲈鱼鱼松、鱼脯、鱼脆3款休闲食品精深加工技术,建设现代化、规模化精深加工生产线10条,可加工30余种产品,年产值达6亿元。
为了提高“中国鲈鱼之乡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福鼎大力实施“鼎鱼计划”,先后举办7届中国鲈鱼文化节,洽谈、落地多项合作协议。2010年,福鼎市被授予“中国鲈鱼之乡”称号;2012年,首家中国鲈鱼文化博物馆成立。
如今,福鼎市鲈鱼养殖面积达11.5万亩,福鼎桐江鲈鱼已获得“桐江鲈鱼”地理标志注册商标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、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互认产品、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、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。鲈鱼产业日趋向好,鲈鱼文化已成为福鼎地域渔业文化的“金字招牌”。(闽东日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王婷婷)